《老赵的退休生活》转载请注明来源:22文学22wx.org
下午三点,西斜的阳光透过光秃秃的树枝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杨国庆站在楼下边抽烟边等着老赵。
老赵领着外孙刚下楼,却被刚买菜回来的老周碰上了:““哎呀,我说你们这一天到晚可真够忙活的!还要带着孩子出去,不小心冻感冒了可咋办哟!”老周皱起了眉头。
小外孙似乎也不太愿意跟姥爷出去,紧紧拽着姥姥的衣角不肯松手。毕竟,从出生三个月后女儿回q市上班起,白天晚上都是姥姥在悉心照料着他。
杨国庆只是笑着扬扬手。老周又说:“你们去吧,不吃晚饭提前说一声,别喝酒。”老赵就嗯嗯啊啊地走了。
杨国庆嘴里的“老地方”是一家名叫“地道茶味”的茶叶店,老板是个在c市做了快三十年生意的云南人,姓吴,杨国庆的朋友,老赵认识,只是退休后才来往多些。
老赵对茶情有独钟却对茶道不甚关注,喜欢喝清新淡雅的龙井茶。上班的时候大多在办公室,讲究的是茶杯通透、茶汤清亮。用高硼硅钢化玻璃口杯泡一杯“明前龙井”,是他最喜欢的喝茶方式。这个时候,对于老赵来说,手中捧着的不仅仅是一杯普通的茶水,更是一种独处的宁静。
与老赵不同,杨国庆则钟情于功夫茶,而且几乎只喝普洱。每逢闲暇时光,他总是喜欢邀上三五好友,围坐在茶台前,轻斟慢饮,谈天说地。所以,品茶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解渴,而是变成了一种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的方式。
杨国庆是有这个条件的。不知从何时起,c
市这座位于西北地区的小城也悄然兴起了茶台之风。尤其是那些来自外地的老板们,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店铺门面里,往往都能看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茶台。而善于交际、人脉广泛的杨国庆自然是这种地方的常客,时常穿梭于其中。
“地道茶味”茶叶店距老赵所住的地方相距这里不过几百米而已。虽说管理部门规定了临街门面招牌统一的大小样式,但湖兰底色亚光金色大字的牌匾和旁边或红或黄的其它招牌相比,还是有些别具一格。
店里两侧靠墙是一排排古香古色的木质货架,上面整齐地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茶叶罐。这些罐子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有的罐体绘着细腻的山水图案,有的则雕刻着精美的花鸟虫鱼,无一不展现出工匠们精湛的技艺。
墙壁上还挂着几幅泛黄的字画,笔锋苍劲有力,墨香四溢。靠后墙处摆放着一张老船木茶台和几把明式仿古椅。
店内却冷冷清清,无客。
茶台主座上,一袭白色长裙套装的女店员手中捧着一本书,正看的津津有味。听见门铃声,急忙放下书,迅速站起身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热情地说道:“哎呀,杨哥您来了!老板这会儿不在,楼上没人,我这就给您们烧水去。”
店员是个手脚麻利的中年女子。如今这年头,光凭中年女士们的衣着打扮和面容相貌,还真是难以猜出她们的真实年龄。老赵之前倒是与她打过几次交道,知晓她姓姜,来客都会尊称一声“姜老师”。所以,老赵只是微笑着向她点了点头,表示打过招呼。
杨国庆笑着道:“那敢劳姜老师大驾,我们自己烧水就行。”然而,姜老师却执意不肯,尾随他们来到二楼,仔细地擦拭那张宽敞明亮、一尘不染的大茶台,烧上水才说:“你们慢慢喝,我去招呼下面。”然后风情万种地一笑,方才款款下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抠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文学22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