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的退休生活》转载请注明来源:22文学22wx.org
第二天开始,老太太的丧事就顺当了许多,好在有杨国庆这个八面玲珑的好帮手,火葬场、陵园都沟通顺利,再加上有了女儿女婿的加入,老周和老赵就不用整天的守灵,只是要在吊唁厅守着,随时接待前来的亲友,家里没有设灵堂,让女儿的婆婆带着小外孙在家。
老赵家的亲戚们陆续来了,诸葛青请了假,大姐和儿子女儿来了,二姐远在江苏,派了在c市的儿子代表,三姐虽在c市,却是长年病着,三姐夫和儿子女儿,还有四姐一家也都来了。
老赵的哥还是没有打招呼。
中午时分,老周的哥哥和两个儿子也从山东赶来了,老赵就打发诸葛青去车站接:“接上以后,先去吃饭,再去宾馆休息一会再来。”
可老周的哥却执意不肯,非要先来殡仪馆:“本己不孝,还是先磕头的好。”到了殡仪馆大门口,就下了车,先着孝服,和三个儿子一步三叩首跪拜到灵前,走一步喊一声:娘,儿子来迟了。让众人不觉心酸。行完礼,才和老赵打招呼:“妹夫,这些年辛苦你了。”也不休息,就开始守灵。老周让他先休息,他却说:“娘活着没有多尽孝,就让我多陪陪她吧。”
老周舅舅家的六个人是晚上九点才到的。两个舅舅都不在了,来的也是儿子和女儿,大舅的大儿子说:“本来都要来的,有的走不开,车票也不好买,一家就派了一个代表。”两个舅舅各有三个孩子,都是两儿一女。这倒是不出乎老赵的意料,老周的舅舅去世,都是老赵夫妻俩亲自去的老家。
出乎老赵意料的是自己待过的几个单位的退休老同事也来了好几个,别人又不太熟悉,只好让老陈代陪着。g市公司的刘总也打了电话:“你这个老同志,这么大的事也不说,啥意思吗?我去不了,单位也不好出面,让你退休的下属代表吧。”至于怎么漏出去的消息,老赵也莫名其妙,既然人来了,只能既来之则安之吧。
同学和战友也三三两两的结伙陆续来着,只是有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郑世民可能出事了。郑世民是老赵的同学中干的最好的,c市交通局的局长,年前刚退二线,和同学来往不多但和老赵一直联系不断,关系不错。去年夏天,郑世民去q市出差,两人还一起吃了饭的。过年的时候,也发了短信,没有一点征兆,这怎么就突然出事了呢?
消息是几个女同学说的。老于也说:“我说怎么不接电话,还思量着让你亲自联系呢。你们当过领导的好沟通。”但老赵没有接话,而是悄悄在手机上查询了一下,没什么正式消息,想了想不放心,就发了个短信:“忙啥呢?”也没有回信。
老宋也说了战友的情况,但话里有话:“按你的要求,战友就给我们平时来往的那几个打了招呼,可能有不来的,完了再说吧。”老赵也没有在意,先把眼下的急事处理好再说。
转眼到了发丧的日子,农历二月二十八日,老太太出殡了。火化、下葬都是程序化的。
老赵、老周和老周家的哥哥是最后从墓园走的。老周的哥哥说:“那年,我要是不执意从c市偷跑回去,现在也该是在c市的。”
转身对着墓碑规规矩矩的又磕了三个头:“爹,娘,儿子老了,可能再也没机会给你们上坟了。”浑浊的眼泪就不断线的流了下来。
参加吊唁的人不多,和预估的不差上下,宴席开了八桌,还没有坐满。老赵带着一家人和老周的哥哥,逐着敬了一圈酒,表示感谢。但老赵的酒却是女婿代劳了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抠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文学22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