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学

第六百七十四章 监者渎职

《汉末皇戚》转载请注明来源:22文学22wx.org

有着身为司空的杨彪率先进言,满朝群臣中的高官,都仿佛有了主心骨一样,纷纷进言盐铁不可收。

议郎王允出列道:“启禀陛下,自本朝以来,盐铁于民间兴盛,福及万民,朝廷岂可轻易强取之?岂非与民争利乎?以臣所见,万万不可如此,前汉世宗孝武皇帝之鉴,尚在眼前,若非其强收盐铁,夺财于民,岂会有天下民怨沸腾,反叛不断,社稷崩塌之危也?故世宗孝武皇帝纵武功赫赫,有大败匈奴,开疆拓土之不世大功,然其治下,户口凋敝,百姓流离失所,却是不争事实,此皆与民争利之果,臣恳请陛下,万万不可下此亡国之诏也!”

待王允这话说完,在场朝会高官,无论是想到反驳伏泉理由的,还是没想到理由的,纷纷眼前一亮,齐齐出列行礼道:“臣等恳请陛下,万万不可与民争利,强收盐铁,下此亡国之诏!”

只见得,朝会之上,高官尽数反对,唯有伏泉不断安插的寒门出身的朝官,并未与那些世族豪强出身的朝官联合,反而多数人在他们反驳伏泉后,极力上奏收回盐铁官营是善政,要求皇帝下诏实行。

场面极其僵硬,坐于上首的皇帝刘崇和宋太后,一时之间,都有些没反应过来。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朝官中的寒门士人,实力上明显比不过那些世族豪强的高官,声势很弱。

望着那些反对自己的人,伏泉本就是世族出身,对此心中早有准备,因此并未吃惊,毕竟他的举动是在吸干世族豪强的血,这些世族豪强子弟如何会答应这再次开办盐铁官营的政策?

眼光将在场反对之人,一一扫过,最终停留在自己的老熟人王允身上,伏泉在他身上流连许久,这才收回他那饶有深意的目光。

伴随着的,是伏泉心中一丝冷笑,这老狐狸隐忍那么久,没想到却因为伏泉戳中其家族核心利益,竟然就让王允一下子跳将出来,口若莲花的反驳自己来了,不得不说他不止是工于心计,这张嘴皮子也是厉害。

说来王允这些年也能隐忍,当初朝廷平定太平道之乱时,王允先是想利用伏泉,借着张让宾客和太平道蛾贼勾结的信件,准备扳倒张让等宦官,结果伏泉有意识的率先从中脱身,王允只能自己去做,最终的结果是他不仅没有扳倒张让等人,反而后来因此把自己也陷进去,被张让等人寻到把柄,诬陷下狱。

后来若非杨赐与何进相助,其命休矣,好在最终被赦免脱身,不过也因为宦官势大,其力量有限,担心为宦官报复,只得改名换姓,离开京师雒阳,辗转于河内、陈留之间亡命。

而随着之后何进和袁绍要为刘辫夺权,招外兵入京,同时也要招揽各种他们可以招揽的人才,王允自然也在此列。

作为并州名士,何进、袁绍当然都写信联络王允,希望得其相助,王允得信后,知道对付宦官,自然是欣然同意,当下赶往雒阳。

只是,没曾想,等他到雒阳时,京师大局已为伏泉所定,何进作为逆贼被蹇硕诛杀,而袁绍为了力挽狂澜,强行扶持刘辫即位,结果事情没办成,连他自己和嫡系亲族都因为谋反而身死。

得到这些消息时,当即王允得老狐狸本性,立马出现,毫无犹豫的选择蛰伏下来,直到打听到张让、赵忠等宦官都在雒阳兵乱时,为袁绍带人所杀后,这才现身。

本来,王允改姓换名亡命,就是忌惮张让、赵忠等宦官而已,毕竟他的罪名早就已经被先帝刘宏赦免了,现在随着张让、赵忠等人已死,王允自然用着本名,联络了一些京师雒阳的故友旧交,而后在他们的举荐帮助下,被朝廷征拜议郎,再次步入了仕途。

这般坎坷的经历,使得王允在面临伏泉独章大权的朝堂里,一直格外注意,虽然也有不少反驳自己的谏言,但从未像这样第一时间做出头鸟的。

想了想,伏泉便明白王允为何如此了,原因很简单,朝廷收回盐铁,无疑是断了太原王氏的根,也就难怪他会这般冲动了。

毕竟,作为并州大族,太原王氏是州内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并州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而太原王氏能如此兴盛,除了族内人才涌出以外,更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并州之内,掌握了大量的盐铁利益,这才能如今的强盛局面。

本朝世族豪强能够崛起,最大的原因自然是他们掌握的资源多,可以供养出更多的人才,只是,要想养出人才,必然需要足够的财富供应。

这就像后世那些写的,做文学的,没有稳定的生活,能有几个写出绝世的好书?

放到如今,看待世族豪强崛起也一样,大多数世族豪强是用着中国人最通常的方法,靠着土地兼并,积累财富,供养家族子弟的。

可是,太原王氏不同,或者说整个并州的世族豪强都不同,并州土地本就贫瘠,又因为身处边郡,时常有战事,想在这里靠土地兼并供养家族,很明显太困难了。因此,这些并州的世族豪强,自然把目光放到并州的盐铁之上了,正是因为他们掌控并州盐铁的民营贸易,这才能有大量的财富供养家族子弟。

现在,伏泉一开口就是收回盐铁官营,当然是要了王允的命,毕竟若真如此实行,太原王氏恐怕立马掉价大半,也就无怪乎王允这最擅长隐忍的老狐狸,要第一个出来跳脚了。

不过,王允反驳伏泉的理由,也是让他很无语,因为他话里“与民争利”这些话听着,很容易让他想到明末那几个皇帝靠着农业税根本不能维持朝廷用度,所以只能派矿监到各处收税,结果那些代表大地主阶级的文官代表,立刻上蹿下跳的和皇帝争论,说这些是与民争利的恶政,是容易激起民怨的亡国之策,不能实行云云。

由此看来,官僚阶级不论何时,也都是这个德性了,也不知,这些政策到底是在和谁争利?到底是不是亡国的恶政?

说实话,王允的话,在伏泉看看来错漏百出,汉武帝受限于财政压力,强收盐铁,靠此维持住了军费,如何和其后期导致民怨沸腾,天下户口凋敝有关?

毕竟,在前期,汉军实行以战养战的时候,可并没有出现后来的恶果,而汉武帝强收盐铁,可是实实在在稳住财政的。

而汉武帝后期之所以会崩盘,除了他拿着数代祖宗积累的财富,丝毫不知休养生息以外,也有他后来为了面子,不再实行以战养战,大大加重的军费支出,以及不懂经济的他连番来了一些破坏经济的政策,最终种种原因结合,导致经济崩盘,使得天下民怨沸腾,起义不断,若非靠着他祖父汉文帝的面子,一封罪己诏下达,说不得汉朝在他手上强盛,也在他手上崩溃了。

当然,这些话伏泉不好说出来,倒不是因为他不敢在朝堂议论汉武帝,自从前汉宣帝即位,对于汉武帝之功过,大汉已经不像武帝时期那种如同文字狱般的噤若寒蝉了,他的是非功过,也没有什么不可说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怪谈小说】《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创读小说】《要高考了,机甲到底怎么开啊》《谁让他修仙的!》《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剑阁闻铃》《少女的野犬

泉释一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文学22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清末土司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HP)Forgive臭县令朕怀孕了大明风流谍战风云录:大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带着美女闯三国谍海无名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继兄不善春枝缠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在异世界召唤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朕,剩者为王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大唐小说家我在三国逆转乾坤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我家娘子太体贴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金玉满唐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明末:边军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