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昏立明”,拥立杨广的孙子、时年十三岁的代王杨侑为帝,然后“放后主杨广于江都,复先帝杨坚之鸿绩”。大唐创业起居注
同日,李渊亲率三万精兵从晋阳出发,正式踏上帝业的征程。
李渊于初八抵达西河郡。一到西河,李渊马上就做了一件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收拾人心。
他一边慰劳百姓,一边给老百姓大举封官。据史书记载,李渊这天总共封了一千多个官。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封官最多的一天,直到他后来当上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全部加起来恐怕也没这天多。
这一天,李渊首先给当地所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封了散官,亦即有官称无官权的荣誉官职。接下来,李渊又不辞辛劳地给所有蜂拥而来的青年才俊一一封官。
凭什么知道他们是青年才俊,不是鸡鸣狗盗之徒呢
据说李渊的办法是口询,也就是亲自面试。他一边询问对方有什么能力,一边大笔一挥,就在一张纸上写下与他能力相应的官职名称,然后这个人就算当官了。换句话说,只要你不是弱智或哑巴,能够随口说出你有什么才干,你就能获得相应的官职。所以一天下来,这座小小的西河城就有了一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官员。
所有人都乐坏了,从来没想到当官这么容易啊
所以这一天西河城的气氛热闹非常,个个欢天喜地,笑逐颜开。那一千多个青年才俊捧着那张轻飘飘的任命状回家后,估计很是自豪了一把,在人前人后肯定也没少得瑟。
用一千多张纸条就收买了西河全城的心,李渊此举可谓高明。说白了,他无非是开了一千多张空头支票。再说得难听点,这又是慷他人之慨要知道,大业十三年还是隋朝的年号,李渊自己尊奉的也仍然是隋朝的正朔。此时的西河郡虽然被李渊占领,可原则上还是隋朝的天下,所以李渊封的理所当然都是隋朝的官。
不久后义军相继占领霍邑、临汾等郡,每到一地李渊皆如法炮制。左右忍不住规劝李渊说:“会不会封官太滥了”李渊的回答是:“隋朝廷就是太吝啬官爵,所以失去人心,我们何必效法再说了,用官位收拾人心,岂不比用刀枪更好”
九百年后,西方的马基雅维利说:“如果你正在夺取王权,那么,被人誉为慷慨是十分有利的对于那些既不是你的东西,也不是你的老百姓的东西,你尽可以做一个很阔绰的施主你慷他人之慨,只会为你增添名声,而不会对你的名声造成损毁。”
君主论
很显然,在这一点上,马基雅维利绝对是李渊跨越时空的知音。
七月十四日,李渊率军进驻贾胡堡今山西汾西县北。此堡南面五十多里处,就是隋虎牙郎将宋老生重兵据守的霍邑今山西霍州市。在霍邑后面,则有隋朝名将、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于黄河东岸的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市严阵以待,并与宋老生遥相呼应。
李渊父子和将士们都很清楚,摆在面前的将是一场真正的考验。
打霍邑绝对不可能像打西河那么轻松。
所以一贯谨慎的李渊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正巧又连续多日天降大雨,不利于攻城战,李渊就趁这个间隙补充给养,命人回太原押运一个月的粮草过来。在等待雨停的这些日子,李渊并没有歇着。他对自己当前面对的战略形势了一个综合的判断。
然后李渊想到了一个人。
一个牛人。
一个在当时的割据群雄中风头最健的义军领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