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之1995》转载请注明来源:22文学22wx.org
第83章纠结
因为是一座城市就有超过10万本以上消费潜力的大都会,苏杭之前在首都待了5天,三天签售,一天接受采访,还有一天短暂休息。
这次来到冀北的常山,本来只计划待一天,签售加采访,然后就将乘坐飞机赶往西边邻省的又一个省会。
钟长林为了提高效率,差旅方面也是不惜成本。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上午的签售都还没有结束,家乡就有消息传来,而且一个接着一个。
首先是《青年日报》一位和钟长林相熟的领导把电话打到众人下榻的酒店,悄悄告知了某个消息。
随后,河元那边,郑春打来电话,因为觉得事情太大,让苏杭赶紧出出主意。
再接着是苏杭父亲苏全民。
老爹没什么事情,就是听到了消息,高兴。
待到下午,苏杭就读的河元二中副校长蒋文萍同样把电话打了过来,问苏杭知不知道什么情况,因为有人找到学校了解情况。
不知道是不是骗子?
最后是河元市政府掺和进来,表示已经确认了,不是骗子,希望苏杭赶紧回去,说大概率还有后续,正主不在可不行。
忙碌一天后的酒店内,苏杭和钟长林面面相觑。
前些天还谈到央视,钟长林说不可能,苏杭琢磨琢磨,也觉得不可能,没想到,想什么来什么,人家还真来了。
不过,又有个问题。
央视打听的事情,和苏杭的少年家身份没关系,和这次正在巡回签售的《数不清的流年》也没关系,甚至和苏杭身上其他自认为拿得出手的‘光环’都没关系,竟然是因为一份‘送戏下乡’地推方案。
当场找来早餐时看过的报纸。
苏杭和钟长林一番分析,还是钟长林敏锐一些,换位思考一番,准确划出了报纸上那篇文章的重点:一举三得。
简单来说,这个……很导向!
显而易见啊,‘让剧团得到工,让酒厂得到宣传,让百姓得到娱乐’,这种事情,上面怎么可能会不乐意看到?
现在的问题是,然后呢?
根据得到的消息,央视那边,主要是在打探《青年日报》上文章的真伪,今天折腾一天,《青年日报》,郑春,苏杭的母校,甚至河元市里,该联系的都联系了,那么,该证实的,也都证实了。
再回去,还能做什么?
再说巡回签售的事情,常山这边算是结束,但,钟长林分组安排之下,前面连续三站可都是已经确定了,宣传也打出去了,相应书店,地方媒体,甚至连其中一条线上的飞机票都已经提前预定。
突然撂了,经费损失也还罢,书店、媒体还有读者,全被放鸽子,那可是一下得罪三群人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捡垃圾》《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维持女配的尊严》《无限公路就业指南》【笔趣帝】《我还能苟[星际]》《1979黄金时代》【小燕文学】《重生之贵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