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雾弥漫,隐隐的光影映在河面上,司长云身穿素衣,苍白如雪的衣裳染满了血迹,低头,河面上倒映出了扭曲的身影。
霓华看着师兄如同孤魂野鬼一般的站在河岸旁边,他们在冷风中飘荡了不知道多久,她眨了眨眼,整个人有些恍惚,她仿佛救了师兄,又仿佛没有。
此处是凡尘的某一条河流,凡人的城镇人口众多,就算他们要搜,一时半会也搜不到人。霓华一路七拐八拐,和司长云逃了几天的难。回到热闹的都城之后,他们换了一身衣裳,这一路上,师兄连玩笑都不和她开了,一直沉默不语。
她叹息了一声,凌云派的事情,不是她不认真看,而是师兄的罪名实在是太多了。
他们说师兄不仅是千丝蚕毒罪魁祸首,说他杀人如麻,说东山西山南山北山,四面八方的坏事都是他一个人干的……说师兄灭几个门派,她这哪能放在心上,尤其是有了凌云派的例子,这些锅,谁知道是真是假的,所以她干脆一律不信。
霓华跟着师兄并肩的立在河岸边,她低头着看着自己被波光砸碎的倒影,她宁愿此时笨一点,对他的了解少一点,要不然,她就不会从师兄脸上的蛛丝马迹,去了解到凌云派灭门这件事情,当真和他脱不了关系。
从李英的善恶分明的性格可以推断出,凌云派并不是罪大恶极的重山派,所以,凌云派门派百来人,真的有可能都是无辜枉死的人。
这心结,如何度,都是一场死局。
甚至,在师兄的心绪还不稳的时候,她就连问,都不敢问出口。
当日,究竟发生了什么?
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提到过文学写作的“冰山原则”:冰山之所以宏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可人何尝不是,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人的感情也是复杂的。人人都道司长云是个君子,就连系统也判定司长云是一个毫无瑕疵的君子。
君子坚持做到仁至义尽,不计较个人得失。
可是,这何尝又不是冰川原则。
人的心,怎么可能毫无污垢。有的,不过是经历的多了,学会了将那一些阴暗埋藏在内心的深处,表现出了光明磊落的君子一面。
看着神色阴郁不明的司长云,霓华仿佛透过了他,看到了十年之后。他用了十年去问心,可霓华当年遇到他的时候,曾经活在众人记忆里面风华正茂的大师兄,依旧十分落魄。
可是人的一生,本来就是跨过一重又一重的山,山的尽头,是什么,只有自己知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山,都有自己的风景,自己的感悟。
她也不想在前世对着前世的风景,对他症下药,编织出一副我和你感同身受的理解和虚假的感动。
霓华实在受不了这样沉闷的气氛,她干脆的蹲下了身子,低头滑过了被她忽略过的通讯玉,收到了师傅发给自己的信息,霓华更加的困惑了,师傅把他们扔下来不说,还说自己去救人。
难道救师兄不是他们此行最大的目的吗?师父还需要救什么人?
那自己还等不等了?
霓华皱着眉头,开始和师傅发信息,却石沉海底,她认真的想了想,师傅是遇到棘手的事情。她开始盘算着这一次出动的究竟是哪方的大人物,又开始盘算九州的高手,难不成第一门派的掌门亲自动手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