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心理学》转载请注明来源:22文学22wx.org
我想,大多数人认为:最强大的信心,应该来源于对自己优点的发掘。
正如,一位老师对你说:“你又努力,又聪明,没理由考不上大学的!”
或者一位朋友对你说:“你长得又高又英俊,性格又好,学历也高,没理由找不到女朋友。”
对于心理疾患来说,如果明白了疾病是因为:父母的不和,导致自己人格偏离,过分维护母亲,而抵制父亲。
那么,他只需证明自己父母的感情稳定,就一定能相信自己的病能够痊愈。
这样,他可能会通过自己,或者外人来介入父母之中,了解他们,发现他们感情好的一面。自然就能获得信心,战胜疾病。
我想说,这种获得信心的方式是非常合理和正确的。
但是,不幸的是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中。
患者并非真正发挥了自己的积极面,而是刻意的。
为何这么说?
因为患者总是要不断通过自己和外人,证明自己的父母感情好,他才能获得信心。
一旦感情出现危机,依然能够让他疾病重现,非常痛苦。
这说明他是在刻意逃避可能出现的坏情况(父母感情危机),而通过自己和外人不断证明父母感情的好,才能获得信心和快乐。
这是一种刻意规避负面,通过不断重复的积极暗示获得的信心。
这种信心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善于关注积极面,忽视甚至逃避负面。
并非我要寻找的“无条件自信”。
何谓无条件自信?
无条件就是:即使父母感情不和,他也依然能获得自己的快乐。
所以,很多患者总是强调父母感情的破裂,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即使分析出病因又如何?
他们感情破裂已成事实,除非父母的感情能够永远和睦,并能弥补他所有欠缺的父爱和母爱。
即便如此,患者仍然认为,已经伤害的爱,永远无法弥补,对病的痊愈也难以自信。
我想说的是,他自以为对病因了解很深。
事实却还是有所不知。
健康和自信不能依赖于父母的主观意愿,就像人不能左右别人的意志一般。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行星总督开始》《北美新神》《锦宫春暖》《仙工开物》《地球第一领主》《冷宫皇子,签到登基》《从盒而来》《北宋穿越指南》《石破天穿越令狐冲》《三塔游戏》
莲花九天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文学22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