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学

第五十五章 到天津

第二日,何向东和师父收拾了一下东西,带上锅碗瓢盆,棉被铺盖就离开了这个住了两年的农家小屋。

当门锁上的那一刻,何向东和方文岐都注视着门许久,默默不语,两年内点点滴滴,嬉笑怒骂都在这扇小门里面,虽然破旧,但很美好。

拥有的时候倒不觉着有什么,反倒嫌这嫌那的,等到分开的时候还是非常不舍的,就仿佛在身上硬生生撕扯掉一块东西似得。

心头压抑的很。

何向东问:“师父,我们以后还会回来吗?”

方文岐答道:“会的吧。”

何向东再问道:“那是什么时候啊?”

方文岐答道:“不知道,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也许……也许吧。”

两师徒拉着大量行李,慢慢远行,身影越来越小,最后成一点微光消散不见,而那栋小院依然破旧地坚挺在那里,或许是在等他们回来……

或许吧……

相声界有一句话,叫做“相声的出处是北京,聚处是天津”,这是因为天津的地理位置、民众生活,还有风土人情很适合相声的发展。首先一点,天津是京畿门户,交通发达,东靠渤海,从海上也能到达大连、烟台、青岛、上海这些海上重镇。

在陆路也可以从我国最早的京山铁路出关,到达东北各地,还可以沿着津浦铁路南下,到达济南、徐州、南京这些大城市。

交通发达,南来的北往的也就多了,各种手艺人也就来了,人员也复杂,各种艺术也都有人听,慢慢的天津就成为曲艺之乡。

相声行里面,早在光绪年间相声前辈沈春和就和弟子来天津说相声了,这位前辈的辈分极高,是和相声老祖穷不怕先生同一辈的人物,原本是跟随张三禄先生学艺,后来转行说相声,因为本身辈分很高就由穷不怕先生代拉为师弟,两人也是同门,他也是相声最初的三大门派,沈派的创始人。

在辛亥革命之后,又有大批相声界第三代传人到天津来卖艺,收徒传艺香火传承,使天津成为相声的故乡,当时领头的便是那一批德字辈的老前辈。那个时候还是以撂地为主,后来进入杂耍园子说相声也是相声八德之一的万人迷李德钖先生带的头,那时候天津最出名的园子一个叫“四海升平”还有一个叫“宝和轩”。

到20世纪30年代,天津也出现了剧场式的园子叫“燕乐升平”“小梨园”,李德钖先生在搭档离开后也和相声第四代门主张寿臣先生一起说过一段时间的相声,也有提携后辈的意思,所以相声界的前辈提携后辈的传统古已有之,只是到后来慢慢地被人为的消灭了。

在李德钖离开天津去往东北之后,张寿臣先生就代表了当时京津相声界最高水平,包括其徒小蘑菇常宝堃先生也是一时之选,声名赫赫。

就连相声界为常宝堃先生改过辈分字号的事情都有发生,最初相声界的大辈商议的辈分字号的排序,是“德寿立仁义”,到常宝堃先生这一代应该是“立”字辈。

张寿臣先生也的确给常宝堃起了艺名常立桐,包括其他的徒弟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以机缘觅长生》《[足球]安东绿茵日记》【抖音推文】《为小说原住民预告天灾》《惶惶》《我在古代搞文娱》【锦绣小说】《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22文学【22wx.org】第一时间更新《相声大师》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妻子不愿意给我生孩子却给情人生穿越六零:丈夫带我进城了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神级傻婿渣夫处处护寡嫂,我靠兽语成国宠!凡人的平凡一生惊!天机门小公主又在摆摊算命重生入官场,草根变凤凰浮萍修真大能在校园开局抢天赋?我刨你家祖坟国运求生:娇弱的我靠幸运值带飞一人:拘灵遣将?亢金龙娘!凡人寻长生:科学修仙录最强渔夫:海岛奶爸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穿越七零,我带着养子跑路了全球资本家:从大学开始当首富离婚协议撕三次,带崽二婚他哭崩了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不当舔狗后,她哭着跪求我回来霸婿崛起被迫与校草做情侣民国穿越女掌柜我一堂堂演员绑定个曲库有啥用?假千金出狱后全家都被逼疯了我比神明还老爹死跟娘被拐改嫁我养大弟妹成家降龙传重生93:拎着麻袋去捡漏请你,记得我来过七零不做冤大头,下乡赶山娶村花NPC救命我只想躺平穿的每个世界主角都有病怎么办编外的特工都市医仙,女总裁们最强救星在民族资产的路上转世到香港之我是明星爱吃狗香肠的小奇哥的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