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宋》转载请注明来源:22文学22wx.org
计议已定,接下去便紧锣密鼓地筹划起来,慧贤雅叙进入了高运转阶段。
鉴于断桥相会的热度已经有所减退,演出场次改为每隔初一、初五在园中和戏院各演一场。
剩下时间便用来排新戏和休息。
齐玉沅因为两出新戏,还特意找来了两个年老的老生分别出演司马光和包拯。
6掌柜负责的拆迁和安置工作也经接近尾声,只不过因为这条街的兴盛,让他多花了几十贯钱和提供了几个工作岗位罢了。
印刷坊的搬迁工作也已经完成。
负责印刷工作的工人都是些经验丰富的老员工。
对于江耘的活字印刷的要求并无异议。
只要你老板出得起钱,这么点技术活是不在话下的。
倒是其中的一个看起来象是工人代表的老工人老杜不无善意地提醒道:
“东家,如果没有大量的印刷任务,这肯定是要入不敷出的啊。”
没想到他的东家也不含糊:“每天都印,算不算量大?”
碰上这么个东宾,老杜还有什么话说。
行吧,只要你不少我们工人每月五贯钱的工钱,每天印到天黑都成。
江耘也没闲着,精心赶制着他的或者说是大宋的第一份报纸。
报纸的名字早已取好:大宋天下。
题头的大字先空着,大老板赵佶的御笔亲题可是少不了的。
对于素喜书画的赵佶来说,他一定不会反对自己办报纸的举措吧?
题头大字的正下方,是一篇评论,江耘亲自撰写了一篇论密折制,好好的为自己所提倡,赵佶施行至今大受好评的密折制度歌功颂德。
虽然他的文字水平不怎么样,但经过江氏兄弟的润色之后,读起来也是颇有文采。
第二版是诗词赏析,收录了许多杨明镜与王烨的一些诗词之作。
当然,李才女的词自然是少不了的,让江耘嘀咕的是,为什么取了个易安居士这么个又老又土的名号来。
第三版留给了李清照的断桥相会的连载,整整一个版面。
为此,李清照大为高兴,虽然不知道这个报纸今后会有多大的影响,但看到自己的著作会被印成铅字在大众中流传,换了谁都会兴奋,何况是巾帼不打算让须眉的李大才女。
连带着对江耘的态度也大有好转,当然,是指两人单独相处之时。
第四版是最后一版。
江耘打算从小做起,四版已经足够了。
而正是这第四版,花了他最多的心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