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符强在何处?归根结底,无非“权力”二字。
逍遥子已将生死符的原理阐述清楚,说起来很简单,便是将异种真气打入敌人体内,以此来控制对方。倘若对方内力足够深厚,生死符就没有任何效果。而所谓的内力深厚,则是以异种真气的拥有者来衡量的。就好比逍遥子,这个世间,兴许再不会有人比他的功力更加高深,也就没有人能反抗得了他种下的生死符。
毫无疑问,这是一门只适合强者修行,功力越强,威力就越恐怖的功夫。它能给修行它的人带来无与伦比的权力,也很容易让此人迷失。
“你说得也不错,生死符若是失传,未免可惜。”
逍遥子性格豁达,讲究万事随心,生死符传承与否,眼下也确实不用多过考虑,若是遇上了合适的人,传授生死符又如何?故他答道,“武学本无善恶之分,全在于人。”
邀月沉默片刻,方道:“也并非如此,人心若是迷失了,便永远没办法在武学一道上做到极致。”
这也正是司马皇族忌惮江湖,或者说,忌惮那些顶尖高手,不遗余力要削弱江湖势力的原因。
他们容得下地方豪强侵占田地,卖官鬻爵,却容不下江湖帮派开几个铺子,维持生计,为何?因为江湖上有这么一批人,超出了规则之外。
什么规则?身份、地位与权势决定一切的规则。
身居高位,呼风唤雨的人,十个有九个是怕死的,自然要搜罗江湖上一等一的好手充护卫,以重利相诱,好令自身高枕无忧。偏偏江湖上顶尖的高手,投靠朝廷的虽有,却有更多的人不愿做鹰犬为旁人所驱使,偌大江湖,并不被上位者们完全控制。如此一来,达官贵人们岂能安心?万一包容族人鱼肉百姓,却不小心开罪了哪位大人物,半夜无声无息就没了头颅呢?尤其是司马家的几代皇帝,居于至尊之位,精于玩弄权术。就连手握三十万雄兵,打前朝开始就在西北势力根深蒂固,纵然改朝换代,司马家也不得不封为异姓王的太平王一脉,也险些因为那些卑鄙的伎俩万劫不复,可那又如何?现如今,寝食难安的可是失去了和氏璧的皇帝,太平王,依旧是那个在西北说一不二的太平王。
“道之极境,未必悉数在武。”
逍遥子知邀月一心追求武道极境,但他觉得,“人”之极致,终究有界。道家“天人合一”之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理论,传承多年,自然有其玄奥的一面。便如道德经,寥寥五千字,却是字字珠玑,每每品读,皆有所获,“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皆蕴含玄奥道理。大道三千,未必就不是殊途同归。”
邀月也已发现,与外家相比,内家修为更为重要,便道:“你说得颇有道理。”
她虽信任逍遥子,却是个看重事实远远多过言语的人——逍遥子的推断听上去很对,但真实情况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与其到了明功第八层的时候,再来琢磨真假九层的问题,还不如先压一压明功修行的进度。
明功若是有“极”的话,等到第八层在累积,自然不如从第六层就开始累积的好。毕竟第六层,可是明功的第一道难关啊!
既然要压一压修行进度,少不得给自己找点别的事情做,“大道三千,殊途同归”的说法也确实有道理。再说了,之前毫无所觉,倒是能不以为意。如今已被逍遥子给比下去了,若不在杂学,尤其是道门典籍,医家秘方上下功夫,那也不是素来争强好胜,容不得自己有任何方面逊于别人的邀月了。
行路枯燥,好在邀月和逍遥子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除却打坐调息外,便是探讨阴阳二气的转化方略。
逍遥子对“气”的外放与内敛,皆有不凡造诣,邀月对“夺”之一字的理解,因移花宫历代祖师所思所得之故,又比逍遥子高出不少。几番交流,皆获益匪浅,为此闭关个三五日丝毫不奇怪。
正因为如此,邀月的突兀消失,逍遥子竟是半日后方察觉。
邀月凝视着并排放在一起的两个和氏璧,只觉人生最讽刺的事情也莫过于此。
传国玺,正是因其独一无二,才更显尊贵。若是成双成对,便觉得此物也算不得什么了。
话虽如此,但她心中也清楚,和氏璧确实有极为玄奥而神秘的力量。至今她都不明白,和氏璧是如何将她带到另一个世界,又如何将她带回来——倘若说过去是因为她触碰到了和氏璧,回来呢?她不过是与逍遥子一道研究阴阳二气的应用与转化,略有所悟,调息片刻,睁开眼时,已然回到了移花宫禁地之中。
想到这里,邀月唇角微扬,竟露出一丝笑来。
她素来冷漠,这一笑,恰似风雪初晴。虽不见丝毫暖意,却纯粹至极,令人无法移开目光。
还能有什么事情,比得上前往另一个世界更加有趣?
但在此之前,该做得事情还是要做得。
邀月离开禁地,早已等候在一旁的花月奴亦步亦趋地跟上,只听邀月问:“我闭关多久了?”
“回大宫主,九十七天又四个时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22文学【22wx.org】第一时间更新《[综武侠]沧海明月》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