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学

第725章 抱朴观

“孙隆,孙隆……”

沈烈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沉吟着,很快便决断道:“叫人探一探他的底细。”

张简修点点头,赞同道:“此为老成持重之法。”

接下来几天,沈烈开始销声匿迹,在这西湖畔的宅子里养鱼,种菜,栽起花来了。

可这苏杭之地却涌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暗流。

不出三五日。

关于杭州织造提督太监孙隆的斑斑劣行,便暴露在沈烈面前,这位孙太监可真是荒唐透顶呀!

从万历三年到任,到这万历十二年,这位提督太监干了些什么呐,就是两个字。

敛财!

这位大太监敛财的手段,真可以说空前绝后了,收礼,私卖贡品这都是小儿科。

他甚至利用手中的兵权,勾结其他两个提督太监,调遣各卫所驻军到大街小巷里去收税,收什么税呐。

收织户的人头税,按照这位大太监的收税标准,每个织户家的每一台织机每月收税三钱银子。

单单是人头税倒还罢了,他竟然还敢收消费税。

什么是消费税呐,就是每匹绸缎收税五分银子的买路钱,纱锭二分,就连民间种一棵桑树都得交税。

“这可真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着织造衙门吃纺织呀。”

关于各种名目,各种门类繁多的税数不胜数!

“不对呀。”

可沈烈很快发现了不妥之处,要这么说,这江南制造每年给宫中司礼监上缴的赋税,那不得有几百万两么?

可根据沈烈所知,去年江南三大织造局押解入宫的税银,顶多二三十万两。

沈烈和张简修都沉默了,也就是说,这江南三大织造和赃官勾结在一起,截留了江南纺织业税收的九成。

仅仅纺织一项,近三百万两税银被这个孙隆和三大织造衙门,以及勾结他们的官绅私吞了。

只给皇帝分了区区几十万两。

干出了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你一定以为这个孙太监,在江南是人人喊打之辈。

错!

正相反。

这个孙隆在江南的名声出奇的好!

说起来这个孙隆,与杭州地方名流的关系,那可真是好的同穿一条裤子了!

孙隆身为一个太监,平时喜欢吟诗作画,也喜欢书法。

坊间说他多学善书,曾刻《通鉴总类》《中鉴录》等书,所造清谨堂墨,款制精巧,犹方于鲁、程君房,而剂料精细,为殊胜焉。神庙最重之,今不易得也。

即便是万历五年,这个货因为盘剥织户引发了织户暴动,连衙门都被愤怒的百姓砸了。

连派去收税的衙役也被百姓打死了不少。

可一众杭州官员,连同杭州知府曹时聘,也一个劲的上奏,帮孙隆说好话,甚至还带着杭州官员给他建生祠。

杭州还有个叫袁宏道的大名士,认为孙隆的诗可以与白居易、苏轼相提并论。

“无耻之尤!”

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沈烈怒不可遏,捧太监的臭脚,以买字画为名堂而皇之的贿赂。

这套路怎么有些眼熟呀。

这就是东林党干出来的破事儿?

从北宋到南宋偏安,再到这大明万历年间,这帮鳖孙子都在干着同样的丑事。

一边疯狂的刮地皮敛财,一边把黑锅扣到皇帝和朝廷身上,毕竟百姓是最容易被蒙骗的。

打着替皇帝和朝廷收税的旗号反朝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22文学【22wx.org】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风流》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明末:边军不退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朕,乃万岁!倒拔三国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谍战风云录:大宋(HP)Forgive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家娘子太体贴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春枝缠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朕,剩者为王谍海无名继兄不善清末土司王大明风流我在水浒做奸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最狂上门女婿大宋小农民大唐小说家带着美女闯三国金玉满唐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