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霸带回的消息令施公眉头紧锁。杜文焕府上并无与燕子有关的物件,这位盐运使大人生活简朴,府中连幅花鸟画都没有。
"大人,现在怎么办?"黄天霸擦着额头的汗水问道,"没有真账册,单凭管家的口供,奈何不了杜文焕这样的三品大员。"
施公站在衙门的后园中,望着初秋的天空沉思。忽然,一群南迁的燕子掠过天际,排成一个人字形。他眼睛一亮:"天霸,你可知道扬州城内,何处燕子最多?"
黄天霸一愣:"这个...燕子多在百姓家的屋檐下筑巢..."
"不,"施公摇头,"是风筝。扬州春日有放纸鸢的习俗,而燕子风筝最为常见。"他转身快步走向书房,"去查查杜文焕可有什么与风筝有关的癖好!"
赵明德很快从旧档案中找到了线索:"大人,十年前杜文焕曾主持过扬州风筝大会,当时《扬州日报》还专门报道过,说他是个风筝爱好者,尤其擅长制作燕子风筝。"
施公拍案而起:"就是它了!杜文焕一定把真账册藏在了某个燕子风筝里!"
黄天霸却面露难色:"大人,杜府我们已经搜过,没有发现风筝啊。"
施公捻须微笑:"这等重要物件,他怎会放在家中?必是藏在别处。"他转向赵明德,"杜文焕在扬州可有别业?"
赵明德翻阅资料:"有,在城北的瘦西湖畔有座小院,是他每年春日放风筝的地方。"
当夜,施公亲自带人潜入杜文焕的别院。那是一座临水而建的精舍,院中花木扶疏,一间专门存放风筝的竹屋格外显眼。
竹屋内悬挂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蝴蝶、金鱼、蜈蚣...而在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只巨大的燕子风筝,做工精巧,栩栩如生。
施公取下燕子风筝,轻轻拆开背面的绢布,一叠发黄的纸页滑落出来—正是那本记载着私盐交易的真账册,每一页都盖有杜文焕的私印和盐运使的官印。
"有了这个,杜文焕插翅难逃!"黄天霸兴奋地说。
施公却摇了摇头:"不急。杜文焕在朝中根基深厚,单凭账册,他大可推说是伪造的。我们需要他亲口认罪。"
回衙门的路上,施公已经想好了对策。他连夜召集心腹,如此这般地吩咐下去。
次日清晨,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扬州官场传开—马如龙的管家越狱逃跑了!更令人震惊的是,传闻他带走了马如龙藏匿的另一本私盐账册,正打算向杜文焕勒索。
杜文焕果然坐不住了。当天下午,他就派人到衙门,说是要请施公过府商议要事。
施公早有准备,带着黄天霸和几名精干衙役前往。杜府正堂内,杜文焕一身便服,面带忧色地迎上来。他是个六十出头的老者,须发花白,面容清瘦,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透着老谋深算的光。
"施大人,冒昧相邀,还望见谅。"杜文焕拱手道,声音沙哑却有力,"听闻马府管家逃狱,还带走了重要证物?"
施公叹了口气:"正是。那管家狡猾异常,趁守卫不备逃脱。据狱卒说,他逃走时口口声声说要去找什么'燕子账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