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在芦苇梢头凝成露珠,朱赤踩着装甲车残骸走向临时营地。弹片在他军靴下发出细碎的脆响,像昨夜未散尽的枪声。远处彭善的指挥部飘着青天白日旗,旗杆上缠着半截烧焦的芦苇——那是昨夜火攻时扯下的。
“朱老弟!”彭善掀开油布帐篷,军大衣下摆还沾着泥。他身后的地图铺满弹孔,红蓝色箭头在罗店一带绞成死结。勤务兵捧来搪瓷缸,热气里浮着几片干枯的薄荷叶,“先喝口姜汤,川军兄弟刚送来的。”
朱赤握着滚烫的缸子,瞥见墙角码着的草鞋。粗麻绳编的鞋帮浸着血渍,草叶间还夹着芦苇絮。三年前淞沪战场的记忆突然翻涌——川军兄弟就是穿着这样的草鞋,在泥水里和日军拼刺刀。
“彭师长,此番并肩作战,再勿言走。”朱赤的指节叩在地图上的罗店标记,染血的绷带在袖口露出半截,“芦苇荡的百姓,还有...”他想起女孩的陶罐,想起阿春嫂脖颈的铜铃,喉头突然哽住。
彭善往搪瓷缸里添了勺辣椒面,浑浊的眼睛望着帐篷外。川军战士正用缴获的日军钢板修补浮桥,号兵在练习《出川曲》,调子断断续续撞在弹壳上。“当年刘湘长官说,‘川军出川,不取胜不回川’。”他舀起姜汤,辣气呛得眼眶发红,“可咱们这些中央军...”
话未说完,阿春嫂挎着药篮闯了进来。她脖颈的绷带换了新的,铜铃却不见了踪影,“长官们,虎娃又烧起来了!日军毒气伤了肺,咱们的草药...”她的竹篮里滚出半块硫磺,在地图上划出暗黄的痕迹。
朱赤与彭善对视一眼。帐篷外突然传来李阿水的咳嗽声,老筏工正用日军饭盒煮野菜,缺牙的嘴里哼着《黄杨扁担》。彭善抓起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圈出三个红点:“朱老弟,芦苇荡的地道能通到日军弹药库,咱们...”
“但需要百姓带路。”朱赤接过铅笔,笔尖顿在罗店镇的标记上。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几个少年正用日军钢盔打水漂,钢盔上的樱花图案被磨得模糊。他想起女孩脚腕的红绳,突然说:“让阿春嫂组织妇孺做向导,她们熟水路。”
彭善往地图上撒了把干辣椒,辣味混着硝烟在帐篷里弥漫。勤务兵抱来捆电报稿,最上面的急件印着“限期夺回罗店”的红章。“薛岳长官的命令,三天内...”彭善的手指划过“不惜代价”四个字,突然抓起草鞋砸在桌上,“可代价不该是百姓的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黑之书》《明知故婚》《惶惶》【笔趣阁】《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十九世纪女裁缝》《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落秋中文】【OPPO小说】
22文学【22wx.org】第一时间更新《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