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学【22wx.org】第一时间更新《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最新章节。
烽火交织的危局
南京总统府的会议室内,白炽灯管散发着刺目而冰冷的光,将悬挂在墙上的淞沪战场军事地图照得惨白。
地图上,用红蓝铅笔标注的线条和符号,如同交织的蛛网,密密麻麻地覆盖在长江三角洲的地形之上,记录着中日双方每一寸土地的争夺。
蒋介石眉头紧锁,手中的红铅笔像是承载着千钧重量,重重地圈出日军近期攻势最为猛烈的几个区域,笔尖几乎要将纸张戳破,仿佛这样就能把日军的威胁圈定在可控范围。
他的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额头上青筋隐约跳动,显示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在这寂静的会议室里,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如同春蚕啃食桑叶,一下又一下,敲打着在场每个人的神经。
陈诚、何应钦等一众将领围聚在长桌旁,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他们的军装虽然整齐笔挺,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忧虑。
陈诚不停地用手帕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眼神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深深担忧;何应钦则紧握着手中的文件,指节微微泛白。
每个人面前都摊开着密密麻麻的兵力部署表,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部队的位置、伤亡情况和补给状态。铅笔划过纸面发出的沙沙声,在这寂静的室内异常清晰,与远处时不时传来的隐隐约约的防空警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不安的诡异共鸣。
“委座,淞沪战场的局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
何应钦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神中满是焦虑与疲惫,声音微微颤抖,“我军伤亡极为惨重,诸多部队减员过半,弹药补给更是捉襟见肘,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仅能维持三天。而且,日军还在不断增兵,从侧翼迂回包抄的意图愈发明显,咱们的防线承受着巨大压力,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突破。”
他说着,将一份详细的伤亡报告推到蒋介石面前,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每一个都代表着无数战士的生命。
蒋介石的手指在地图上的淞沪区域来回摩挲,眼神中透着凝重与决绝。
他沉默片刻,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应对之策,权衡着每一个决策的利弊。
忽然,他抓起桌上的红蓝铅笔,用力在防线侧翼比划着,仿佛那不是地图,而是真实的战场:“立刻传令,调第71军、第74军先别去陇海线了,火速增援淞沪,从侧翼反制日军的迂回企图。同时,给薛岳发电报,让他在淞沪战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配兵力,瞅准时机对日军的薄弱处发起反击,务必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但眼神中却难掩一丝忧虑。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砰”的一声被撞开,参谋处长满头大汗地冲了进来,脚步踉跄却又急切。
他的军装上沾满了尘土,脸上也带着疲惫与慌张,手里紧紧攥着一份刚截获的密电,仿佛那是拯救战局的关键。
“委座!刚刚截获的重要情报,日军从国内紧急调派了两个师团,眼下正朝着淞沪战场疾驰而来,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预计一周内就会抵达!”他气喘吁吁地说道,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颤。
空气瞬间凝固,每个人都能听到自己沉重的呼吸声。
蒋介石脸色骤变,原本就凝重的神情愈发阴沉,他下意识地揉着眉心,仿佛这样能缓解内心的焦虑。
陈诚迅速展开新的情报资料,摊在桌面上的照片里,日军的舰艇在海面密密麻麻地排列成作战队形,在阳光下,金属的舰身折射出冰冷而凶狠的光泽,仿佛一群蛰伏的恶兽,随时准备扑向淞沪大地。照片上,日军士兵正在甲板上忙碌地搬运武器弹药,战舰的炮口直指东方,预示着一场更为惨烈的战斗即将到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玄鉴仙族》【抖音书院】《汉风烈烈起南洋》《满级老祖在人间》《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上流玩法》【志怪书屋】《临安不夜侯》《从鱼》《从长生苟到飞升》
天才一秒记住【22文学】地址:22wx.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