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转载请注明来源:22文学22wx.org
很快早朝开始。
不等其他人说话,朱元璋就对着文武百官说:
“咱昨夜深思熟虑,发觉李爱卿说的不无道理,“八股取士”的确弊端颇多,是该改改,谁有好的建议,且说与咱听听,只要说的有理有据,都有赏。”
话音一落,朝中文武百官互相交换了个眼神,皆是在小声嘀咕:
“果然如此啊。”
其中不少人都朝李暄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哥们!你要飞黄腾达了!
然而李暄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我飞你老母啊!!!
他整个人都麻了,心里仿佛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还特么真把他的谏言听进去了?
洪武大帝什么时候变得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了?
李暄欲哭无泪。
不过马上重新振作起来。
朱元璋这次放过了自己,还给自己升官完全是意外!
他下次说点更过分,更激进的话,就不信朱元璋能每次都能闻过则喜。
“谁有好的想法?”朱元璋再次发问。
群臣议论纷纷,但无一人敢应声。
朱元璋目光停在了李暄的头上:“李爱卿,这个建议是你提出来的,你说说,该怎么改才对。”
李暄巴不得胡说八道一通,比如科举就是垃圾制度,应该遵从孔夫子的看法,恢复周朝礼制,所有官员都世袭罔替!
但这样做最多挨一顿揍,就算被赐死了,也未必算“合乎情理”,保不准会白死,李暄可不敢赌。
不过,说实话可并不意味就一定安全了,李暄可是很清楚,历史上的张局正是怎么死的,现在,他准备学习张局长,并且超越张局正!
于是,只好回忆了一下读书时候学过的历史知识,借鉴前人经验,开口说:
“臣有三条建议,其一,?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既在科举之中,让考生回答,与政治、经济、军事相关的题目。
其二,减轻儒家四书五经在科举中的比重,增加实用学科考试,如算学、格致、天文、地理、军事,如此,方可避免科举选中的人,皆是黄大人,齐大人那样只会纸上谈兵的腐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墨荷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文学22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