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学

清朝那些事19 翁同龢与光绪帝

天才一秒记住【22文学】地址:22wx.org

光绪七年腊月初八的清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覆着薄霜,像是老天爷撒了把盐粒子。翁同龢踩着吱呀作响的宫砖往养心殿去,官靴碾过霜花,在青砖上留下两行湿润的痕。他怀里揣着连夜誊抄的《帝鉴图说》,宣纸的墨香混着殿内飘出的沉水香,竟让他想起二十年前初入翰林院时,在国子监闻到的书香。那时他正值壮年,以为凭胸中丘壑便能辅佐明君开创盛世,却不知命运早已在紫禁城的红墙碧瓦间埋下伏笔。

殿内鎏金铜炉烧得正旺,十二岁的光绪裹在明黄缎面貂裘里,细瘦的脖颈像是承不住冠冕的重量。翁同龢跪拜时瞥见少年天子案头摆着个掐丝珐琅蛐蛐罐,罐里传出细弱的虫鸣。"皇上爱听蛐蛐叫?"他起身时忍不住问。光绪手指绞着衣角,声音比虫鸣还轻:"是皇爸爸赏的,说能提神。"翁同龢注意到那蛐蛐罐上的缠枝莲纹,分明是内务府新制的样式,想来是慈禧太后的授意。少年天子眼底的怯意让他想起自己当年在书房苦读时,父亲严厉的目光曾多少次让他冷汗浸透中衣。

这个细节在后来的《翁同龢日记》里被隐去了,却在京郊茶肆的说书人嘴里化作传奇。他们说翁师傅初见天子,便指着蛐蛐罐说"此物困于方寸",当夜值更太监就瞧见老状元拎着罐子往御花园去,月光下虫儿振翅声惊落海棠花瓣。这当然是杜撰,但真实的是,从那天起养心殿再没出现过活物鸣叫,倒是窗棂上多了几枝腊梅,暗香浮动间混着墨香。翁同龢私下命小太监将蛐蛐放归御花园,却在次日清晨看见那珐琅罐又端端正正摆在龙案上,罐底压着慈禧太后的朱批:"圣心当专于典籍。"

春分那日,翁同龢教到"民为贵"一章。光绪忽然搁下朱笔,指着窗外新抽的柳条问:"师傅,百姓家的孩子这时候在做什么?"话音未落,殿外传来太监的轻咳。翁同龢看见少年眼里的光暗了暗,转而捧起茶盏遮掩神色。次日讲《孟子》,案几上多了个蝈蝈葫芦,慈禧太后身边的崔玉贵笑眯眯地说:"老佛爷惦记皇上读书辛苦。"翁同龢注意到葫芦上的山水纹与前日在长春宫见过的绣品纹样相同,蝈蝈的鸣声里隐约透着宫墙之外的野趣,却终是被金丝楠木的殿门隔绝在九重宫阙之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九州民间志》转载请注明来源:22文学22wx.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法医秦明:骨语密码灵异复苏的恐怖时代木屋求生:我能洞悉市场行情明侦探陆用我在泯灭之地斩鬼狼孩铁蛋盗墓:天官赐祸盗墓,张海杏亲口喂我服下尸鳖丹龙套专属论坛重案六组电视剧改编请不要害怕综影视:她,不走寻常路港片:卧底李光耀的成长史重案六组之暗影之下我只破案,抓人有警花老婆我还能在规则怪谈里塌房不成?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九州民间志九门后续我拿阳寿玩恶魔游戏,一发入魂!盗墓笔记之系统失灵误绑定了无邪轮回手札体验必死角色林正英,你管盘古叫僵尸?诸天:从打爆美恐开始惊悚游戏:欢迎来到人类斗兽场我是诡异之主荒海求生:从小破船到航空母舰盗墓:白月光病秧子但技能点满欢迎来到画卷世界无限流之寻宝行动海岛谜域:复活之谜盗墓:仙墓养出永恒族刑警追凶十年,终还冤死者清白盗墓:来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传我的阴婚老公是阎王民间道士回忆录捉鬼日记本阴间铺子X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