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学【22wx.org】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
“尔等都听明白了吧?”
朱高煦看着一众官员。
“考成法进阶版推行之后,官员一切升迁贬黜,均以政绩为主!”
“除却三法司之外,其余朝堂七部也会逐渐进驻地方,下放至州府行省一级,比如学部的教育局,比如吏部的人事局,全都会逐步推进下放权力!”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一众朝臣都很是吃惊,被震撼得无以复加。
起初他们以为,武德皇帝让三法司进驻地方,是针对地方士绅的一次犀利反击!
可是这句话一出,他们才终于明白,原来还是他们格局小了!
小了,格局真的小了!
这位武德皇帝是想将皇权彻底延伸到州府郡县去啊!
原来,这才是武德皇帝的真正目的!
他是想要借此机会,真正向地方士绅宣战!
朱高煦看着瑟瑟发抖的文武百官,眼神里面满是凝重。
自古以来,都有着“皇权不下乡”的说法。
用一句精辟言论来解释,那就是“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
皇权之所以无法掌控郡县乡野,就是因为郡县乡野里面藏着一个个宗族,藏着一个个士绅!
自秦朝一统六国后,便开始了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道路,摒弃了分封制,设立郡、县、乡、里、亭之制。
但是无论是秦汉,还是隋唐,乃至明清,皇权委派的官员到了县这一级便结束,触手难以触及乡野之间。
原因,就在于这些士绅,在于这些宗族。
为何朱高煦厌恶程朱理学?
一是程朱禁锢百姓思想,二是程朱弊病太多!
在那些个程朱理学家看来,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宗族的团结稳定,对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只有公卿大夫的宗族团结了,才能建立起忠义观念,而忠义又是朝廷的根本,宗族不稳,则国家不安。
就连苏轼苏大家也曾上书宋神宗,极言宗族团结之利:“今欲教民和亲,则其道必始于宗族”。
除了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外,隋唐世家大族的消亡,以及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也让越来越多的平民能够通过寒窗苦读改变命运,甚至高喊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就形成了一批批的士绅!
士大夫随着门阀大族消亡了,可是士绅就填补了这个空白应运而生。
这些地方士绅,要么是告老还乡的官员,要么是官员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要么就是读过圣贤书获得功名的秀才举人,说白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地主老财!
这些人,就是士绅!
中国帝制时代虽然实行逐步施行中央集权制度,但碍于中国地广人多的特点,皇帝即使想要完全主导具体的地方事务也会是有心无力。
因此在最底层的乡野之间,具体地方事务往往由士绅阶层主导,由此形成了“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地方宗族自治体系。
可这些宗族自治靠的是伦理道德,并不是大明律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乐文中文网】《又逢君》《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从行星总督开始》《我以机缘觅长生》《重生之贵妇》《末世第一狠人》《宝珠也想不到[重生]》【平凡文学】
天才一秒记住【22文学】地址:22wx.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