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学【22wx.org】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在火红年代》最新章节。
解决掉资金的问题,李清风彻底无事一身轻,在暑假里开着车带着俩孩子好好的玩了几天。
本来胡家宝作为老师,理应也是和学生一样有假期的,只不过谁让胡家宝是医学院的老师呢。
除了老师外,她还是一名医生,并且还有学校发布的科研任务,可谓是集老师,医生,科学家三位一体的存在
身兼数职的胡家宝,自然不会有寒暑假这玩意的存在。
胡家宝用自身经历证明了,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句话的真实性。
华芯那边经过三个多月的安装,总算是将生产线安装完成,开始进行小规模的试生产。
开始生产时,王院士,倪广南等人激动的前往车间,全程盯着芯片的生产过程,准备迎接国产的第一枚一点五微米芯片的到来。
许远明还邀请李清风一同前往,只不过被李清风给拒绝了。
李清风表示自己又没什么这方面的情节,又不是科研行业里的人,进一趟无尘车间难受的要死,李清风才不想去受这个罪。
在华芯的办公室里,李清风拿着新鲜出炉的解码芯片细细打量了一番后,便将这玩意放在桌子上,向着许远明询问生产成本。
“还没有大规模生产,具体良品率无法预估,成本同样无法计算,如果那些小鬼子不藏私的话,应该会比他们日本老东家那边的成本高出百分之二十左右”
许远明不等李清风询问,马上补充道:“他们以前老东家那边每枚芯片的晶圆成本在180元左右,算上制作,封装,每枚芯片的总成本在两百二十左右,咱们这边最理想的生产成本是三百块钱,和代工费用相当”
说是和代工费用相当,实际上的成本要比代工费用高上一部份的,毕竟工厂的投资并没有算在成本里面。
明白具体成本的李清风,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面上不但没有露出丝毫的不满,并且还狠狠地夸了许远明一通。
表示要加大投入,争取将这几个日本人脑子里的东西全给他掏出来,培养出我们华芯自己的优秀一线技工。
也就是李清风知道芯片行业在未来的重要性,舍得在这个行业里投入血本,宁愿赔钱也要搞。
如果是其他企业,一算这笔成本账,可能要当场取消自产。
踏马的,花费这么大的成本引入生产线,建设厂房,等到正式生产时,你告诉我自产成本和代工价格相当?这还是最理想的状态下。
成本降不下来,那还搞什么自产?还不如直接让人代工呢。
“我也是这么想的,真是一上手就知道有没有,那几个小鬼子是真有点本事,如果没有他们,咱们的试生产就要闹笑话了”许远明附和着点了点头。
李清风一挑眉:“哦?怎么回事”
“嘿,从国内晶圆厂调来的一些工人不行呗,整体素质不行,学习能力较差,教学的时候还行,一实操漏洞百出,差点把一批晶圆都给废了,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正式进入生产”许远明无奈的说道。
听到许远明的抱怨,李清风也是觉得头疼,正题素质不行没办法,只能慢慢教。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