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学

独孤皇后(2)

安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文学22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都有背运的时候。独孤信的霉运很快来了。

正当独孤信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的时候,东魏又派高敖曹、侯景等将领率大军前来征伐。

高敖曹、侯景不是田八能,人家是真有能耐。特别是那个侯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侯景之乱”,就是这位的杰作。一个人搅得几个国家都不得安宁,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枭雄。

这一回无论从哪方面看,独孤信都没有一点胜利的希望。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他连退路都没有了,只有等着被人包饺子,然后吃掉。

当然,他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逃到邻邦梁国,如果他不想死的话。

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后者。独孤信率部逃到梁国,而且一呆就是三年。五三七年,也就是在他躲难三年之后,才得以回到自己的祖国。

独孤信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对于自己的擅自逃离祖国的行为做了深刻地自我反省,并上书请求治罪。

魏文帝是一个开明的君主,他把独孤信的问题交给尚书讨论。

七兵尚书、陈郡王元玄等商议,认为“边将督军,恭行上天之赏罚;军队被歼而至大败,国法不会放过。荆州刺史独孤如愿,身当重任,远袭襄、宛,斩杀敌军主帅辛纂,传示其首级于京师,论功应当赏赐。可惜他未能善始善终,迅即沦落于他国,违背了朝廷的期望。然而他孤军数千,并无后援,贼众我寡,实难自保。皇恩已降,不应再绳之以法。从前秦国宽恕孟明,汉朝赦免广利,他们后来都能改过立功,名垂青史。拿今天来比拟古人,也有成规可循。臣等商议,请陛下赦免独孤信的罪过,恢复他原来的职务。”

魏文帝下诏说:“独孤信荆、襄之战,实有大功。既遇强敌,力尽道阻,不肯降贼,还朝无路,权宜之计,不足为错。避难江南,履顺入险,情义始终,实可赞叹。况且谦虚退让,诚心谢罪,如果只商议降恩免罪,则不合随势而宜、变通事理之道。”

独孤信最终被免于处罚。我想其中有三个原因:

一、独孤信平时人缘不错,朝中大臣没有落井下石。

二、皇上厚爱此人。要知道皇上要处罚一个人,罪责总是能够找到的。当然,皇上要宽恕一个人,也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官断十条路嘛!何况还是皇上。上古就有”杀之,三;宥之,三”的说法。就是说,杀,能说出三个理由;不杀,也能找出三个理由。当然,这里的“三”,不是确数。

三、天下大乱,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独孤信更是人才难得。所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杀了此人,实在可惜,于国不利。

有这样三个原因就足够了,独孤信杀不得,还要重用。于是转任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衔,其使持节、仪同三司,原先的浮阳郡公之官爵照旧。

不久又出任领军,随从太祖收复弘农,攻克沙苑。

因为战功,改封河内郡公,食邑增加二千户。

不久又被起用为大都督,率军与冯翊王元季海进入洛阳。独孤信威名远扬,颍、豫、襄、广、陈留等地民众相继归附。

五三七年,东魏将领侯景等人率军围攻洛阳。对了,就是那个把独孤信赶出国门的老对头,这回又找上门来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独孤信据守金墉城,给来犯之敌以坚决地痛击。侯景原以为对方是软柿子,可以迅速攻陷城池,没想到这个昔日的手下败将,竟然死打硬拼地坚持了十几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唐小说家明末:边军不退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继兄不善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清末土司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最狂上门女婿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大明风流谍战风云录:大宋(HP)Forgive我在异世界召唤带着美女闯三国倒拔三国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乱世种田日常谍海无名朕,乃万岁!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臭县令朕怀孕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我家娘子太体贴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在水浒做奸商朕,剩者为王玄天宗修行记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春枝缠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