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学

第12章 郑牧论兵,何为常胜之兵!

神纹本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文学22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魏武卒的年代太久,荀子记载的是否真实已经无从考证。

毕竟文人著书,多多少少都会有吹嘘的成分在其中。

诸葛瑾怀疑魏武卒“负重六十余斤,半日可趋百里”的真实性,并非无道理。

对于诸葛瑾的质疑,郑牧只是捻子而道:“荀子中有关于魏武卒的记载,真实性的确存疑。”

“司马迁的史记曾载魏武卒战绩: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又记载了两次败绩,一败为马陵山之战,二败为伊阙之战。”

“然而,不论是马陵山之战还是伊阙之战,皆非吴起调遣。”

“以战绩论,魏武卒之强,七国共知。”

“于牧而言,荀子对魏武卒是否有吹嘘之意并不重要,牧所见者,一为史记中记载的战绩,二为吴起所著的兵法。”

“现如今,吴起尚存的兵法遗篇中,图国、料敌、治军、论将、应变、励士六篇最为经典。”

“如用兵之法,教戒为先,每变皆习;又如练将之法,威德仁勇,四机五慎。”

“魏武卒强,一强于兵,二强于将,故而吴起尚在时,大战多大胜。”

“牧观史书兵法,常有所悟:以史论兵,以法练兵,以器强兵,以将御兵,方可有常胜之兵。”

“子瑜以为如何?”

诸葛瑾大为震撼。

对于魏武卒的评价,诸葛瑾首先想的是存疑,而非盲目轻信。

后世人观古人书,存疑不盲目,这是十分优秀的品质。

譬如魏武卒是否真的能负重六十斤半日行百里,魏国真的有足够的兵甲来打造五万魏武卒吗?

诸葛瑾只是存疑,但并未以此而思考更深层次的。

假如荀子记载过于夸大,那么真实的魏武卒又应当是怎样的强兵?

诸葛瑾未仔细思考,郑牧却仔细去查阅了史料、兵法,又建设军工坊研究兵器、甲胄。

唯有将史料、兵法、兵甲以及现如今的真实军旅相印证,才能对魏武卒是何等强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前人文献是否有误,自有人去注解,如东州名儒郑康成,便是此道大家。

对于郑牧而言,能否据此练就强兵,才是最核心的。

“子武兄思虑深远,瑾不如也!”

诸葛瑾由衷拱手,对郑牧更是钦佩。

郑牧大笑落子:“子瑜,你我故交,何必总是施以虚礼,虽然牧自认为才高八斗,将才无双,但子瑜你也不用如此崇拜。”

诸葛瑾顿感一阵牙酸,下意识的有一种想要挥拳暴揍郑牧的感觉。

刚才还一本正经的谈论用兵之法,这话锋一转,又变成了自吹自擂一般,这让诸葛瑾那一丝钦佩,瞬间变无了。

“子武兄,可知曹操如今行军何处了?”

诸葛瑾岔开话题,不想见到郑牧这有损形象的模样。

郑牧随手将刘备的书信递给诸葛瑾:“这是刘豫州昨夜遣人送来的军情,子瑜想知道曹操的行军位置,可直接从第四列看。”

诸葛瑾连忙摊开书信,快速的扫了一眼。

当看到曹豹已经兵败的时候,诸葛瑾惊得直接站了起来。

“曹豹竟然败得如此迅速?”

“如此推算,倘若刘豫州真的如约赶往马陵山,必然也会遭逢大败。”

“曹操的兵马,比瑾预料中更骁勇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大宋小农民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带着美女闯三国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倒拔三国大明风流我在水浒做奸商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继兄不善大唐小说家朕,乃万岁!臭县令朕怀孕了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朕,剩者为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HP)Forgive谍海无名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最狂上门女婿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在异世界召唤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明末:边军不退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家娘子太体贴金玉满唐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谍战风云录: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