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学

第107节(第1/2页)

潘彦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文学22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桓温一直把刘琨视为偶像,他听罢,甚是高兴,赶忙追问:“你快说说,我哪像他?”

“脸型像,但薄了;眼睛像,但小了;胡须像,但没刘司空乌黑油亮;身形也像,但比刘司空矮;连说话声音都像,只是没刘司空雄壮。”

这番存心找碴儿,挤对且言辞规整的排比转折句,难道能出自一个刚被桓温从胡人手中救出的老妇人之口吗?老妇人是脑子进水,还是无理取闹?抑或是恩将仇报,闲得找死?毋宁说,这番恶心桓温的话是出自后世史家之口吧。

此时,桓温的心跳已经停止了。

在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桓温突然看到远处闪着一点光芒,他向着光的方向跑去,一瞬间,他又矗立于广袤的中原大地,身后跟着百万雄师,他重新回到了那个荡气回肠、波澜壮阔的北伐时代。

一位老妇人站在桓温面前,笑着说道:“您长得可真像刘司空。”

桓温也笑望着老妇人。

“我以前长得更像。只是这些年,相貌不知怎的有些变了……”

公元373年8月21日,东晋丞相、大司马、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扬州牧、徐兗二州刺史、平北将军、使持节、南郡公桓温薨。享年六十二岁。

桓温死后,谢安任尚书仆射兼吏部事务,王彪之任尚书令,二人总揽尚书台政务。王坦之任中书令,成为中书省首席大员。政坛基本被陈郡谢氏、琅邪王氏、太原王氏三大家族瓜分。

桓温五弟桓冲则继续担任帝国西线最高统帅。谢安与桓冲虽互有猜忌,但二人还是本着东西平衡的原则,携手共抗胡人。

十年后,公元383年秋,前秦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意图吞并东晋。

当时,桓冲在西线牵制敌军,而东线兵权已尽归陈郡谢氏之手。谢安任最高统帅,侄子谢玄在淮南一带阻击前秦前锋。

该年12月,谢玄率五千北府兵(前身即郗鉴组建的京口流民军)强渡洛涧,阵斩数万前秦军。来年1月,谢玄率八万北府兵在淝水一举击败十倍于己的敌军主力,挽救了东晋王朝。

尾声

这年冬天格外寒冷,江南下起了罕见的鹅毛大雪。

深夜,家家户户早已熄灯安睡,但漫山遍野的雪反射着月光,将天地间照得仿佛如白昼一般明亮。到处都是自然纯洁的白色。

毕竟地处南方,虽然下雪,湖面却没有冻结。就在扬州会稽郡曹娥江上,一艘小舟正顶着大雪缓缓溯流而上。

舟头站着一个人,这人身穿裘皮大衣,口中咏颂着西晋名士左思(“金谷二十四友”之一)的《招隐诗》。他时不时抬头仰望皓月,又时不时四周眺望,极尽贪婪地欣赏这绝世美景。他甚至连眼皮都不舍得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处景观,致令遗憾终生。

这人名叫王徽之,便是“书圣”王羲之第五子。他雪夜行舟只为去见个朋友,不为别的,全因随性,而且,他觉得在此情此景之下,也唯有去找那位朋友才不会玷污了这份纯净。

小舟行了整整一夜,天空渐渐泛白,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照耀着雪地,白里透着金色,与夜景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境。

随着日头升起,小舟行到剡县(今浙江省嵊州市)。一栋雅致的宅子离王徽之越来越近,这里正是他朋友的住处。

须臾,小舟靠岸,船工把桨横在船上:“先生,咱们到了。”

王徽之却没下船,他望了望朋友的宅子,转头言道:“走吧,咱们回去。”

“啊?”

船工目瞪口呆,“好不容易到了,您怎么又要回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玄天宗修行记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家娘子太体贴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乱世种田日常朕,剩者为王清末土司王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谍海无名金玉满唐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农民将军大明风流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宋小农民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春枝缠朕,乃万岁!谍战风云录:大宋最狂上门女婿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臭县令朕怀孕了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明末:边军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