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学

第九章 《高考1977》发表

天才一秒记住【22文学】地址:22wx.org

“异常艰辛的赶考之旅,一次动人的青春之歌。”川省名刊《青年文学》是这么形容《高考1977》的。

“燕大生倾力写作,恢复高考以来第一人。”

渝市日报用这个标题形容余切的作品和余切的事迹。

当地则侧重于余家三代忠烈,详细报道这个家庭为共和国流过的血,再话锋一转,谈到余切出川北上之后,必然继承该优良家风,“青山不改三峡情,浓浓报国愿”。

树典型是媒体的常用手法,这一套在四十年之后还能用下去,尽管时有翻车,但历久弥新、效用坚挺。

本地重磅大刊,原则上和《红岩》平级甚至稍高一级的《川省文学》也有心发表《高考1977》一文,他们没有抢到《天若有情》这篇中篇小说的首发权,其实也不在乎《天若有情》这篇文,他们在乎的,是不能错过高考的效应。

余切小说写的怎么样,是否是个名副其实的作家潜力股?还需要更多作品来支撑,但他本身的高考事迹已无需质疑,燕大1983级经济系录取名单为他作保。

这是个真货。他不会把符号“∑”抄写成“½”。

《川省文学》,也将要转载余切的文章了,尽管不是那篇《天若有情》。《川省文学》是单月刊,最早到十月份能看到余切《高考1977》大作的出现。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是我先的,明明是我先的!

《红岩》杂志社的黄主编陷入到苦闷当中。

事实上,他本来想玩一个“真假余切”的鉴宝游戏,因为他不愿意相信面前这个“电影明星”是那个写出《天若有情》的老成作家。

但这一切的质疑,在看到“市状元”的那一刻就停止了,反而,加速发展为对余切的笃信。

因为黄兴邦有这时代人的普遍迷信,他过于相信人定胜天,相信天降紫微星。

八十年代初期,许多人有一种“神童”情节,随着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个人才能和天赋的关注度提升,各类天才少年、神童的报道逐渐增多,这一时期诞生了一种名为“天才热”或者是“神童热”的现象。

一方面,有关于“天才”的报道不断产生,媒体频繁报道和炒作,经由大众对传统纸媒的迷信,转为了对“天才”的崇拜和相信。

另一方面,教育系统也在支持这一现象。一些大学开始设立天才班、神童班,录取特别有天赋的少年,这种项目影响深远,就连余切所在的燕大也有天才班的设立。

黄兴邦相信余切在智力上,存在某些超长之处,余切是这个时代放开思想后得以踊跃的天才之一。

根据《万县日报》上的报道,不仅仅是余切,他这个家族似乎都是一个基因突变的高智商家族——就像某些延续了数百年,在理工科、艺术、政治多方面都诞生人才的超级家族。

如果余切宣布他有气功,会量子速读,肯定是有人愿意相信的。

尊者,请为我开悟吧!

至于余切的新文《高考1977》,这是一篇介于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而风格完全不同于《天若有情》的小说。

如果说后者正如同马识途一样的幽默风趣,言语朴实,前者却表现出了标标准准的知青文学特征——描写知青生活、表达理想情怀。

截然不同的文风,让黄兴邦意识到,余切确有其才。

那么,现在不过八月份,在即将到来的十月刊当中,把余切的《高考1977》和原定的《天若有情》同时刊登如何?

《红岩》创刊初始有没有这种双作刊登的现象,黄兴邦并不知道,但杂志79年复刊以来,确实没有过两篇中篇小说同时刊登的先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文豪1983》转载请注明来源:22文学22wx.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佬卡牌师我在缅甸赌石的日子八零大佬绝嗣?好孕娇娇一胎双宝!非酋之王之倒霉系统契约女友太美,大佬一个个沦陷了公路求生:神提示带飞娇俏姐妹花四旬老太守国门:对我精神不正常这里有一个超级写作系统大奇术师女犯的逆袭华娱:这个天仙不对劲从捡个堕天使老婆开始学斩神开局纸人术,横推超凡世界有了系统:我的一切全靠随机腹黑校花不会做饭,非要拉我同居刚重生就被绿!我竟成了赘婿快穿,我靠功德封神刚提交离婚报告,媳妇杀到部队了顶级二嫁,她被京圈太子爷宠上天那些往事并不如烟重生之豪门家主手撕渣男桃花不断是你提的分手,摆摊后又来求我?御兽家族,从剑蝗开始穿书:男人们离了我就活不了关于我在娱乐圈找到爱人这件事发大财了!我的超市通古今全民觉醒异能,我偏武道成圣!欢喜知意:陆少后悔退婚了没钱治病:首富亲妈来认亲雷电法王之开局对小怪打出了百亿伤害神算,我的左眼来自更高维度四合院:我的老婆力拔山兮气盖世开局十倍修炼速度,高考我已无敌醉夜重生1957:渔猎大兴安岭风流山村野医全民:傀儡师弱?我控制sss级绝美校花军嫂娇又软,最野军官夜夜哄入房闪婚七零:随军养崽暴富了刚满18岁,系统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