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笔下乱繁华》转载请注明来源:22文学22wx.org
主客司郎中宿元景年纪四十左右文质彬彬,闻言笑着说:“今日公事已毕,浮生偷得半日闲。吧刘大人若有兴趣,这等雅事有何不可,只是不知道各位大人想去哪些地方,下官愿做识途老马,在前面领路。”
夏使李同簇是武将出身,一旁朗声笑着说:“宿郎中言重了,我们都是从龙之人,就兄弟相称吧,免得上街后一说话就引人围观。”西夏本从宋朝分出去的,李同簇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并不出奇,但对宿元景这样一个主客司的郎中,却知道曾是从龙之人,也就是宋徽宗的随从就不简单了。
王汉之听了暗暗心惊,岔开话题说:“出寺东门到大街皆是卖幞头、腰带、书籍、冠朵的铺席,还有丁家素茶。南边录事巷,北面小甜水巷南货店甚多,各位大人正好买些物产带回去。北巷的宋家生药铺,两壁墙上可都是名画师李成所画山水,也值得一看。”
刘延德摇摇头说:“王大人,我们到南北巷都行,只是听说现在开封流行长短句的歌词,我们就想感受一下中原文化。”刘延德的话如此明了,所有人都明白了,辽国使团是要去听歌。陪同的智清方丈暗念一声佛号,心想难怪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说辽国经过百年熏陶,现在已经彬彬有礼,不输于宋朝文明。
宿元景却有点诧异,因为根据情报刘延德在辽国也是出名的正人君子,都亭驿今天早上汇报也没有说辽国使团打听这方面的消息。宿元景想了下说:“开封文化还在吃中,‘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我们不如去樊楼吧,听说那里新来了一批舞剑的姑娘。”
辽正使耶律行点头说:“‘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羞味,四面栏杆彩画檐。’在南京我就听说樊楼,好,好,我们就去那里。”众人正惊异耶律行竟然按原作接完了这首《鹧鸪天》,王汉之却轻轻松了口气,只要不去青楼,就免了明天御史台的一状。
高丽使者朴正光因要和智清大师探讨佛法,就表示不去了,留在大相国寺品尝素斋。众人到了樊楼,樊家二公子樊誉听到禀告,急忙亲自到酒楼门口迎接。樊誉一袭蓝衫风流倜傥,看见宿元景迎上来说:“老师,樊誉天天盼望,您今天总算来光临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信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文学22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