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22文学】地址:22wx.org
1917年,中国银行在香江开设了分行。
头一任经理,就是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
到了建国后,周公第一时间给中银的驻港机构发布了“保护国家财产,听候接受”的命令。
于是很快,香江华润的办公地点,便一道搬进了悬挂着“中国万岁”标语的中银香江分行大楼。
1979年,自打针对改革开放的50号文件出台后。
香江华润的气氛便立马紧张起来。
等到了1980年的10月下旬,华润公司的会议室里,几乎每晚都是一片灯火通明。
内地发去的一大堆要求配合协助的文件,忙得他们团团转。
原本独一份的进出口生意,被打散稀释也就罢了。
还得帮着内地培养大批的贸易人才。
光是1980年这年,内地派去华润参加学习的干部,就多达一千多名。
其实这倒没什么,毕竟谁不是一点一点学出来的?
但最让华润头疼的就是,已经把摸索出来的经验全盘托出了,偏偏还是有不听劝的二百五。
就比如,产品运输。
规定了一船只能装200头猪,但内地的个别人才为了节省运费,硬是塞进了400头。
结果猪到了香江后,只剩下了一头幸存者。
不但一分钱没省,还倒赔进去两船猪。
你说这事闹的,也不知道后来有没有处理那位装猪的干部。
按说,就必须得狠狠整治这不按章办事的玩意!
同样,
就在华润通宵达旦的时候,浦江轻工局的会议室也是一样灯火通明。
这一会,二生有幸能与几位大佬同坐一屋的江山,直感觉上辈子死的是太值了。
庄老就不用说了,江山一进屋就认了出来。
但钱老的到来,他是真没想到呀。
和卢旭章一样,建国后的钱之光便交接了华润的全部业务,返回内地。
从就任纺织工业部领导的那一刻开始,钱老就一直冲在第一线。
先是各个省市纺织工业的振兴工作。
然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纺织化纤工业,让人民群众早日脱离穿衣难的困境。
这位号称“中国纺织化纤工业开拓者”的领导干部,在周公说完一句“化纤不搞到100万吨,不让你去见马克思”后。
大刀阔斧的一声令下,浦江、天——津、四川、辽宁,每一座大型化工厂的建设工地,都能找到钱之光的宿舍。
一70高龄的小老头,硬是掀起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